地产与旅游的结合在我国正如火如荼,万达、保利、华侨城、恒大……众多地产巨头正在排兵布局。在旅游与地产结合方面,水上乐园作为一种备受欢迎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可谓个中翘楚。水上乐园与地产的结合,从上世纪末起始至今,创造了美国旅游地产的一种发展新模式——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
1994年,酒店业先锋斯坦?安德森(Stan Anderson)在其位于度假胜地威斯康星溪谷的波利尼西亚酒店(Polynesian Resort)里建造了一个室内水上乐园。
尽管建造成本高昂,但这个项目最终仍获得了成功。很快,建有室内水上乐园的酒店被看作是比室外水上乐园酒店更好的酒店投资方向,而美国中西部是这种酒店趋
势的领先者。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初,全美还仅有18家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拥有3545套客房。到了2005年末,全美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的
数量上升到了92家,共拥有16000多套客房。5年里,数量增长了4倍,年增长率保持20%以上,而全美整个酒店业的新增酒店的年增长率还不到2%。
投资是具有趋利特性的,室内水上乐园度
假酒店的激增,体现了其市场受欢迎度以及颇具吸引力的投资汇报。事实上,以周末或假期开车出游的家庭为主要目标客户的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其市场表现已
经远远超过那些航空旅游市场上的酒店。一项针对威斯康星溪谷酒店业的调查显示,与只拥有普通游泳池的酒店相比,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的年入住率要高出
26.9个百分点,平均房价则高出69美元。因此,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所产生的收益通常要比普通酒店住宿物业高得多。不过相比较而言,它们的建造成本也
比较高,很多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的建造成本通常在4000万美元-5500万美元之间,这其中还不包括土地成本。然而除了旅游休闲,不少个人投资者也有兴趣在度假胜地拥有一处房产,休闲时可以与家人一起在这里度假,于是,大多数室内水上乐园度假酒店都有酒店公寓出售,并在建造前预售出去,以此方式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评论